-
紫外和可見吸收光譜通常用於研究不飽和有機化合物,特別是那些具有共軛系統的不飽和有機化合物,而紅外光譜主要用於研究振動中伴有偶極矩變化的化合物(在拉曼光譜中發生沒有偶極矩變化的振動)。 因此,除了單原子和同核分子如Ne、He、O2、H2等外,幾乎所有的有機化合物都被吸收在紅外光譜區。 除了旋光異構體、某些高分子量聚合物和分子量差異很小的化合物外,兩種不同結構的化合物不會具有相同的紅外光譜。
通常,紅外吸收帶的波長位置和吸收帶的強度反映了分子結構的特徵,可用於鑑別未知物質的結構組成或確定其化學基團。 另一方面,吸收帶的吸收強度與分子組成或化學基團的含量有關,可用於定量分析和純度鑑定。 由於紅外光譜的強特性,可以測量氣體、液體和固體樣品,並具有用量少、分析速度快、不損傷樣品等特點。 因此,紅外光譜不僅像許多其他分析方法一樣具有定性和定量性,而且也是鑑定化合物和確定分子結構的最有用的方法之一。
紫外-可見吸收光譜法是一種以溶液中分子在紫外和可見光譜區域吸收輻射能為基礎,研究物質組成和結構的方法。 也稱為紫外和可見光度光度法,它包括比色分析和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 該吸收光譜是由分子軌道中價電子和電子的電子能級之間的躍遷產生的,用於無機和有機物質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
紫外-可見吸收光譜法測量分子的電子態躍遷。 每個電子能級都包含振動能級和旋轉能級。
由於使用連續光源進行測量,當分子吸收激發光時,每個相應電子狀態下的所有振動和旋轉能級都被吸收,因此光譜線是帶狀的。
如果雷射被激發的能量對應於基態和激發態,則產生的吸收光譜是乙個光譜峰,它可以是高斯線或洛倫茲線分布。
-
3個回答2024-05-08
太陽平日發出的光譜主要來自太陽表面絕對溫度在6000度左右的黑體輻射光譜,可見光波長範圍為770-390奈米,不可見波長範圍為770-11590奈米。 不同波長的電磁波在人眼中引起不同的顏色感知。 我們將可見光以外的波長分為紅外線和紫外線區域。 >>>More
-
5個回答2024-05-08
這與光柵實驗有關,紫外光高於可見光的頻段,因此波長短,可見光的波長。 >>>More
-
1個回答2024-05-08
UV-2600A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
技術引數 >>>More
-
1個回答2024-05-08
激發能量低表示分子之間的能級差很小,而電磁波的能量與頻率成正比,即與波長成反比。 >>>More
-
1個回答2024-05-08
物質的純度不同,對紫外線的吸收不同,有一定的比例關係,先測定標準品的吸光度,再測定試樣的吸光度,用吸光度的比例計算試樣的純度。
-
2個回答2024-05-08
1.翡翠見光染色是指在光線下顏色非常明顯,但在自然光下卻很亮或看不見,這稱為見光而死。 更明顯的光模有紫羅蘭色和淡綠色。 它可以在具有濃郁紫色或綠色的光線下看到,但在自然光下是微弱的或看不見的。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