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乙個人愛菊花,為什麼不寫菊花起源的故事,而是寫《桃花源的故事》。

發布 菊花 2024-12-05
8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3-11-07

    愛菊花一生的陶淵明之所以想寫《桃花源的故事》,而不是《菊源的故事》,是因為桃花的意義在古代一直比較正面,菊花一直象徵著瘦弱,有一種“淒涼”的味道, 所以《桃花源的故事》這個名字其實遠比《菊花源的故事》這個名字要貼切得多。

    在《歌經》中,他曾用“桃子快死了”來形容桃花,就是讚美桃花非常繁盛絢麗 。除了《詩經》之外,其實還有很多古詩把桃花當成繁榮的象徵。 有學者認為,在神話故事《誇夫追》的結局中,誇夫化身為桃林; 在神話故事《誇福追》的結尾,是這樣寫的:

    誇夫一天天死去,最後扔掉權杖,化為桃林。 由此可見,古代桃花的意象是非常正面的,所以在古代詩人的詩中,桃花象徵著不壞的事物,所以陶淵明也把心目中的烏托邦看作是“桃花源”。

    不過,陶淵明最愛的菊花,自古以來就是乙個“淒涼”的形象。 菊花本來是在秋風凜冽的秋天盛開的,所以菊花出來時會透露出一種淒涼的感覺 。另外,菊花盛開的時候,已經不是花盛開的季節了,所以古人也認為菊花是一朵薄花。

    陶淵明自己的性格其實和菊花很像,他不愛繁華靜謐,不愛虛榮,只愛名利,但如果把《桃花源的故事》改成《菊花源的故事》,那麼陶淵明心中的烏托邦就不再是“雞狗互相聞聞”了, 但蕭蕭,顯然不符合《桃花源傳》想要表達的主題。

    綜上所述,《桃花源傳》中的桃花源,是陶淵明非常嚮往的夢幻仙境,所以用正向的桃花,總比低形象的菊花要好

  2. 匿名使用者2023-11-06

    其實這是因為《桃花源傳》代表了陶淵明的心,而他所說的“桃花”其實是在暗指“菊花”。

  3. 匿名使用者2023-11-05

    因為桃花代表著理想,菊花是現實的隱喻,《桃花源的故事》中的場景都是詩人嚮往的,但最終還是要回歸現實。

  4. 匿名使用者2023-11-04

    《桃花源的故事》寫的是詩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桃花更像是美好生活的氣息,菊花更像是詩人的性格。

  5. 匿名使用者2023-11-03

    他喜歡菊花的寧靜和優雅,他渴望在天堂生活。

  6. 匿名使用者2023-11-02

    雖然陶淵明乙個人愛菊花,但桃花園在當時更像是乙個理想之地,更符合理想,但菊花卻不是那麼符合理想。

  7. 匿名使用者2023-11-01

    如果和人比,那麼菊花就是喜怒哀樂的妻子,桃花就是你夢寐以求的愛人。 特別容易理解的是,桃源象徵著對理想的追求。

  8. 匿名使用者2023-10-31

    在《桃花春天的故事》中,“菊花春”桃花源中也有隱藏的人。 國內的戰爭使百姓無法生存,於是他們來到了桃花源,從此與外人隔絕。

相關回答
  1. 1個回答2024-12-05

    陶淵明對菊花的熱愛是正面的陪襯,襯托出蓮花的優雅。 >>>More

  2. 15個回答2024-12-05

    它既體現了陶淵明對幸福的嚮往和嚮往,也體現了當時人們的美好願望。 它不僅反映了人民反對剝削壓迫和內戰的願望,而且批判了當時的黑暗現實。

  3. 6個回答2024-12-05

    原因:關於道遠明愛菊花的原因有兩種說法: >>>More

  4. 5個回答2024-12-05

    為了託付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廣大人民群眾的意志。 又或:為了寄託美好理想,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5. 2個回答2024-12-05

    《桃花源傳》是東晉文人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寫於永初二年(421年),即南朝劉裕篡位二年。

  6. 16個回答2024-12-05

    為《桃花春詩集》寫序言。

  7. 5個回答2024-12-05

    因為桃花園是作者虛構的社會,在現實中並不存在,所以桃花源也是作者的理想社會,託付了作者的情感,為桃花源增添了一絲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