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曾國藩,以及康有為、梁啟超,他們為救國而採取的實踐行動

發布 2024-12-17
7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3-11-07

    事實上,如果你問這個問題,這意味著你已經知道了很多。 粗略地說,李鴻章和曾國藩,包括左宗堂,都主張西化運動,其核心思想是政治不變,只有經濟、軍事和性質與商朝相似。 康有為、梁啟超領導的改革,是西化運動失敗後所倡導的政治變革,進而帶動一切,更類似於英國君主立憲制。

    以上兩個變化是中國對國際外部壓力的回應,但遺憾的是,與其他國家不同的是,中國傳統的封建思想過於嚴重,結果是兩者都失敗了。

  2. 匿名使用者2023-11-06

    頭暈目眩,李鴻章和曾國藩什麼時候救國了? 只救了清政府。 康良救了國家。

  3. 匿名使用者2023-11-05

    李和是西化運動的代表,他們主張學習西方先進的生產技術,求繁榮,自強不息,說白了就是向高手學習,在自強中自強;康良主要是想通過資產階級改良達到“救國救民”的目的,結果自然是失敗的,原因也就眾所周知了。

  4. 匿名使用者2023-11-04

    李鴻章擅長曾國藩對易族的掌握和控制易族的技巧。

    康有為梁啟超的核心思想是借鑑英國君主立憲制,改變當時的社會制度,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轉型,但不幸失敗了。

  5. 匿名使用者2023-11-03

    洋務運動。

    五旬節變異。 核心思想是拯救世界。

  6. 匿名使用者2023-11-02

    李、曾為清政府的統治,發展了新的科學技術,興辦了工業,對當時中國經濟和科技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但其本質仍然是清政府的統治,挽救封建皇帝的專政,維護本國官僚階級的利益。 實際含義是拯救清國,而不是中國。

    康、梁兩方主張引進西方制度,中西合璧,率先在中國提出憲政體制,並提出具體的憲政方案:振興民權、設立議會、舉行選舉和地方自治,在堅持儒家傳統和帝制的前提下,逐步學習西方的憲政經驗, 改變當時不適合國際政體的中國政治制度,以改變政府的軟弱無能。希望中國能夠通過政治制度的變革,使國家富強,這純粹是救國之舉,而不是為了維護階級統治和階級利益。

  7. 匿名使用者2023-11-01

    前“西化運動”。

    後者“改法改良”。

相關回答
  1. 2個回答2024-12-17

    他們都是推動社會發展,為國家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人。

  2. 1個回答2024-12-17

    根據宮崎駿兩年後出版的回憶錄《三十三年之夢》記載,當他隨孫中山離開日本南下時,他根本沒有談及與李鴻章“合作”。 6月17日傍晚,孫中山一行抵達香港後,宮崎駿代表孫中山前往廣州與劉學勳談判,但作為談判的主角,他只在《三十三年之夢》中寫下了談判的場景,並沒有寫下談判的內容, 並說:“這個劇情有點像傳說小說,但卻是別人的秘密事,我還是說不清,覺得很遺憾。 >>>More

  3. 2個回答2024-12-17

    相同:兩者都主張向西方學習;

    區別:西方主義者主張向西方的先進技術學習,而改良主義者則主張在技術之外向西方政治制度學習 >>>More

  4. 6個回答2024-12-17

    強國富民,希望變革引領中國走向新的明天。

  5. 1個回答2024-12-17

    李鴻章和曾國藩的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兩人的情況也不盡相同,李鴻章是曾國藩的門生,曾國藩是清代中興的大臣,李鴻章是晚清的大臣,而且他也很厲害,兩人都務實, 有什麼區別,要多了解一下他們的生活,我個人覺得曾國藩的思想更崇高一些,所謂外王內聖,說的是曾國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