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納稅所得額和毛利(稅前利潤)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應納稅所得額是稅收概念,毛利是會計概念,兩者不一定相等。 企業所得稅是根據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徵收的,而不是根據利潤總額徵收的。
只要所得稅法規定的扣除專案控制在規定的標準內(即標題中所得稅報表“扣除專案”一欄中的年度累計數量應在標準範圍內),且收入專案必須與稅法中確認的收入的口徑一致, 在這種情況下,將沒有調整專案,應納稅所得額將等於總利潤。
例如,如何預繳所得稅如下:
企業所得稅採用按時預繳、年終決算結算的方式。 預付款有兩種計算方法:
1、按當年乙個月或一季度實際發生的應納稅所得額計算繳納。
2、上一年度應納稅所得額按月或按季度計算繳納。
以下是第一季度方法的示例:
如果貴公司2005年1-3月的應納稅所得額為28000元,則本季度預繳所得稅為:28000*18%=5040元。
如果4-6月應納稅所得額為5.6萬元,則二季度應納稅額為:(28000+56000-30000)*27%+30000*18%-5040=14940元。
7-9月應納稅所得額為-8600元的,不預繳。
10-12月應納稅所得額為8.4萬元,那麼本年度應納稅所得額為:28000+56000-8600+84000=15.94萬元,本年度應納稅所得額:3萬*18%+7萬*27%+(159400-10萬)*33%=43902元。
前三季度已預繳:19980元,則第四季度應交所得稅:43902-19980=23922元。
年底後4個月內進行結清,多餘部分補足不足。
企業所得稅的依據是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而不是營業所得額,因此年收入20萬元不計算應納稅額。
注:應納稅所得額3萬元及以下、萬元-10萬元(含)以上稅率、萬元以上稅率為33%,按超額累進稅率計算。
-
正常情況下,申報企業所得稅月度(季度)納稅申報表(A類)的利潤總額應與損益表中的利潤總額相同,但現在在諸多因素的影響下,申報的利潤總額往往與損益表中的利潤總額不同。 但沒關係,因為企業所得稅月度(季度)納稅申報表(A類)中的所得稅是預繳的,在決算時可以調整。
申報表中的營業收入-營業成本可能不等於利潤總額。
如果您的公司只有一項收入,則季度所得稅申報表上的總收入和增值稅收入總額列相等。 其他收入也包含在季度所得稅申報表的總收入中。
如果不等,稅務局一般會提示收入有誤,如果不提示,可以在下個季度調整少或多。 因為是預付款,所以稅收要求不是太嚴格。 當你看到最終的和解時,不要犯錯誤。
-
1.利潤總額和損益表中的利潤總額是相同的資料。
2.運營成本不包括費用。
3、企業所得稅季報表只填報收入和成本、利潤總額,不需要填報費用。
4.季度企業所得稅報表中的總利潤不合邏輯,它與我們的月度利潤表不同,但以損益表為參考。
-
一般來說,申報中的利潤總額與損益表中的利潤總額相同。
在特殊情況下,如公司往年有虧損需要補繳,申報表中的利潤總額應填寫損益表中利潤總額減去虧損金額。
具體點的含義:一般情況下,損益表中的利潤總額為100,申報表中的利潤總額也是100
特殊情況下,公司有上一年度虧損需要補繳的25,申報表中的總利潤填寫在75
有關規定詳情,請參閱國稅函2008 635號。
-
必須明確的是,企業所得稅申報表中的利潤總額沒有寫著“利潤總額=營業收入-營業成本”,可以直接按照財務報表中的利潤填寫。 至於運營成本,你可以包括或不包括期間費用,這取決於你的稅務局如何要求它們,要求因地而異,所以我不需要在這裡包括期間費用。 稅頭納稅申報表中的總收入與損益表中的總收入一致,與增值稅申報表中的總收入無關。
-
3個回答2024-03-23
如果第四行是虧損-100萬元,下面基本不需要補,系統直接計算第九行-100萬元,剩下的是0 >>>More
-
1個回答2024-03-23
填寫方法如下:
1. 這張表。 適用於以稽核、徵收方式申報企業所得稅的居民納稅人和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並按月(季度)預繳企業所得稅的非居民納稅人。 >>>More
-
2個回答2024-03-23
1、季度所得稅報告當期為當季度3個月的金額; 累計數為損益表的累計金額,即從1月份到本月的金額。 如果您在 10 月申報,則當前金額為 7 月至 9 月的金額,累計金額為 1 月至 9 月的金額。 >>>More
-
3個回答2024-03-23
納稅期限:納稅人填寫的納稅期限為公曆1月1日至納稅人所屬月(季度)的最後一天。 >>>More
-
1個回答2024-03-23
企業所得稅月(季)預繳稅申報表由甲類企業審核徵收,乙類企業核查徵收。 >>>More
-
3個回答2024-03-23
我們不必自己填寫,稅務部門的系統會自動填寫。
-
3個回答2024-03-23
總利潤與上述兩條線無關。 直接填寫-17000的總利潤在第 4 欄中。